怎么手動刮錫膏才是最好?-深圳福英達
                    
怎么手動刮錫膏才是最好?
手動刮錫膏是電子制造中手工焊接或返修時的關鍵步驟,需平衡精度、效率和安全性。下面是詳細的步驟優化方法及注意事項,幫助您實現最佳效果:
一、 工具與材料準備
1. 刮刀選擇
材質:首選不銹鋼刮刀,因其耐用且易于清潔。對于靜電敏感元件,可選用防靜電的塑料或聚氨酯刮刀。
形狀與尺寸:根據PCB布局選擇。對于簡單電路,可使用與板寬相當的刮刀;對于復雜高密度電路,推薦使用10-15mm寬的小尺寸刮刀,以提升操控精度。
角度:操作時,刮刀與PCB表面應保持45°至60°的夾角,這個角度能最有效地推動錫膏并使其在刀前均勻滾動。
2. 錫膏選擇
類型:根據環保法規(如RoHS)和工藝要求選擇無鉛或有鉛錫膏。
粒度:錫膏粉末的粒度必須匹配元件引腳間距。例如,0402元件建議使用Type 4錫膏,更細間距的0201或0.4mm pitch BGA則需使用Type 5錫膏。
狀態:使用前需從冰箱回溫,并充分攪拌至質地均勻、呈現光澤,避免因沉淀或分層導致印刷缺陷。
3. 輔助工具
準備防靜電工作臺、放大鏡或顯微鏡用于檢查。
備好清潔工具,如無塵紙、工業級異丙醇(IPA)或專用模板清洗劑。
使用真空吸臺或磁性夾具來可靠固定PCB。
二、 操作步驟
PCB固定:使用真空吸臺或磁性夾具將PCB牢牢固定,防止任何移動,這是保證印刷對位精準的基礎。
模板定位:將模板與PCB上的焊盤精確對齊,可使用定位針或特定標記。對齊后,用專用膠帶或磁鐵固定模板四角,確保其平整且不會移位。
錫膏加載:用鏟刀取適量錫膏(體積約為需要印刷面積的三分之一),置于模板開口前端或刮刀前進路徑上。初始量宜少不宜多,可后續補充。
刮涂動作:
保持刮刀45°-60°角,施加適中且恒定的壓力(以能刮凈模板表面錫膏為準),以20-40mm/s的速度勻速、平穩地一次性刮過模板。
刮完后,先垂直抬起刮刀,再小心地垂直向上揭起模板,完成脫模。
檢查與修正:
立即使用放大鏡檢查錫膏沉積情況。理想狀態是每個焊盤上錫膏均勻、飽滿、邊緣清晰。
若發現錫膏過多或橋連,可用刮刀尖或吸錫線輕輕移除多余部分。
若發現錫膏不足或有缺漏,可用點膠針頭蘸取少量錫膏進行精準補充。
三、 關鍵技巧與注意事項
環境控制:最佳操作環境為溫度22-26℃,濕度40-60%RH。避免高濕度導致錫膏吸濕,或低濕度導致溶劑過快揮發。
力度與角度控制:力度要輕(約2-4N/cm),角度要穩。過大的壓力會損傷精細模板或導致錫膏滲漏。
模板清潔:每完成2-3次印刷或停機時,都應用無塵紙蘸取IPA徹底清潔模板底部,防止殘留錫膏硬化堵塞開口。頑固污漬可用專用清洗劑浸泡后輕柔擦拭。
余料管理:未使用的錫膏需密封并冷藏于0-10℃環境中。開封后建議在48小時內用完,以保證最佳性能。廢料應按規定進行環保回收。
四、 常見問題與解決
錫膏厚度不均
原因:通常是刮刀壓力或角度不穩定所致。
解決:練習并保持勻速、穩定的刮涂動作,確保角度始終在45°-60°之間。
橋連或短路
原因:錫膏量過多、模板開口損壞或刮涂壓力過大。
解決:減少錫膏用量,檢查并更換損壞的模板,減輕刮涂壓力。
焊盤覆蓋不全
原因:模板未對齊、刮涂速度過快或模板開口堵塞。
解決:重新精確對齊模板,適當降低刮涂速度,并清潔堵塞的模板開口。
錫膏硬化堵塞
原因:清潔不及時或環境濕度過高加速了錫膏中溶劑的揮發。
解決:縮短清潔間隔,保持模板底部潔凈,并將環境濕度控制在50%以下。
五、 安全與規范
防靜電措施:操作必須在防靜電工作臺上進行,并佩戴可靠的防靜電手環。
個人防護:操作時應佩戴手套和護目鏡,避免錫膏接觸皮膚或眼睛,如不慎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。
通風要求:在裝有通風設施的區域操作,避免長時間吸入錫膏揮發出的氣體。
通過遵循以上步驟和技巧,手動刮錫膏可達到接近機器印刷的效果,尤其適合小批量生產、研發原型制作或返修場景。若追求更高效率,可考慮采用半自動臺式鋼網印刷機或點膠機作為升級方案。
-未完待續-
*免責聲明:本文由作者原創。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,不代表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,如有侵權,歡迎聯系我們刪除!除了“轉載”文章,本站所刊原創內容著作權屬于深圳福英達,未經本站同意授權,不得重制、轉載、引用、變更或出版。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
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