錫膏焊接炸錫的原因及解決方法-深圳福英達

錫膏焊接炸錫的原因及解決方法
錫膏焊接炸錫是指在焊接過程中,高溫烙鐵頭接觸焊錫膏時,焊錫膏瞬間產生劇烈反應,發出炸裂聲并濺出小錫珠的現象。以下是炸錫的主要原因及解決方法:

一、炸錫的主要原因
材料受潮
焊料或PCB受潮:焊錫膏、焊錫絲或PCB板若保存不當,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。焊接時,水分遇高溫汽化,體積膨脹導致炸錫。
元器件受潮:部分元器件若未密封,可能吸濕,焊接時引發炸錫。
助焊劑問題
用量不當:助焊劑過多或過少均可能影響焊接質量,過多可能導致溶劑揮發、殘留物分解產生氣體。
成分比例異常:助焊劑中若含有揮發性物質或活性劑比例不當,可能在高溫下劇烈反應。
受潮:助焊劑若未密封保存,可能吸收水分,受潮后使用易引發炸錫。
錫膏質量問題
過期或變質:錫膏若超過保質期或儲存條件不當,可能發生化學變化,導致焊接時產生氣體。
回溫不足:錫膏從冷藏環境取出后,若未充分回溫,環境中水汽冷凝在錫膏上,水分快速加熱揮發導致飛濺。
工藝參數設置不當
預熱溫度或時間不足:預熱階段若溫度不夠或時間太短,焊料中的溶劑未能充分揮發。
回流溫度曲線不合理:升溫斜率過大、峰值溫度過高或保溫時間不足,均可能使錫膏中的溶劑或助焊劑劇烈反應。
操作或環境問題
操作人員手汗污染:焊接時,若操作人員手上有汗漬或水分未擦干,可能污染焊料或PCB。
環境濕度過高:生產車間濕度過大,可能加速材料吸濕,增加炸錫風險。
二、解決方法
加強材料管控
嚴格儲存條件:焊錫膏、焊錫絲、PCB板及元器件應存放在干燥、陰涼、通風的環境中,PCB板及元器件建議儲存在防潮箱內。錫膏需冷藏保存,完全回溫后再開蓋,開封后盡快用完,未用完部分應密封冷藏。
使用前烘烤:對可能受潮的材料(如PCB板、元器件),焊接前進行低溫烘烤(如120℃/2小時),以去除水分。
檢查錫膏有效期:使用前確認錫膏在保質期內,并檢查其外觀。
優化助焊劑使用
控制用量:遵循錫膏供應商推薦的用量,避免過多或過少。
選擇合適助焊劑:根據焊接工藝要求,選擇成分比例合理、活性適中的助焊劑。
密封保存:助焊劑使用后應立即密封,避免受潮或污染。
調整工藝參數
優化預熱和回流曲線:根據錫膏類型和PCB板厚度,調整預熱溫度、時間及回流溫度曲線。
控制升溫斜率:避免升溫過快導致溶劑劇烈汽化,一般升溫斜率控制在1-3℃/秒。
延長保溫時間:在回流區設置適當的保溫時間,使焊料充分熔化并潤濕焊盤。
改善操作與環境
規范操作流程:要求操作人員佩戴防靜電手套,避免手汗污染材料;定期清潔工作臺和工具。
控制環境濕度:在焊接區域安裝除濕機或空調,將濕度控制在40-60%RH范圍內。
加強培訓: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焊接工藝和質量控制培訓。
設備維護與檢查
定期維護焊接設備:如回流焊爐、波峰焊機等,確保其溫度控制準確、傳送帶平穩。
檢查錫膏印刷質量:確保錫膏印刷均勻、無漏印或偏移。
選擇防飛濺激光錫膏:防飛濺激光錫膏專門針對快速焊接工藝設計的錫膏,可大幅降低錫珠和飛濺。
通過上述措施,可有效減少焊接錫膏炸錫現象的發生,提高焊接質量和產品可靠性。
-未完待續-
*免責聲明:本文由作者原創。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,不代表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,如有侵權,歡迎聯系我們刪除!除了“轉載”文章,本站所刊原創內容著作權屬于深圳福英達,未經本站同意授權,不得重制、轉載、引用、變更或出版。

返回列表